作为斯诺克界公认的"75三杰"之一,约翰·希金斯手握31个排名赛冠军的辉煌战绩,却在克鲁斯堡剧院屡屡遭遇滑铁卢。这位被称作"巫师"的苏格兰名将,究竟为何总是在世锦赛这个最重要的舞台上功亏一篑?
一、年龄与体能的残酷考验
现年48岁的希金斯近年来明显感受到体能下滑的困扰。世锦赛长达17天的马拉松式赛制,对选手的体力储备要求极高。2022年半决赛对阵特鲁姆普时,希金斯在决胜局出现多次简单失误,赛后他坦言:"我的手臂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二、心理防线的致命松动
统计显示,希金斯在2018-2022年间共有4次在决胜局落败。最令人扼腕的是2019年决赛,他在18-16领先的情况下被贾德·特鲁姆普连扳三局。"那种窒息感会突然袭来,"希金斯在纪录片中回忆道,"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掐住了你的喉咙。"
三、新生代的强势冲击
随着"90后"球员的崛起,希金斯传统的控制型打法遭遇严峻挑战。数据显示,他近五年世锦赛失利中,有7成是输给30岁以下的选手。奥沙利文曾评价:"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给老将喘息的机会,他们像饿狼扑食一样凶猛。"
尽管如此,希金斯仍未放弃冲击第五个世锦赛冠军的梦想。本赛季他特意加强了体能训练,并聘请运动心理专家调整比赛心态。或许正如他所说:"克鲁斯堡的魔咒,终将由我自己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