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张美煊丨和平年代的“玉面杀手”是时候亮个相了!

2025-09-17 22:11:53

本期人物专访

昆仑决MMA蝇量级世界冠军——张美煊

2007陕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56KG冠军

2010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60KG冠军

2011北京市散打锦标赛56KG冠军

2012贵州省散打锦标赛60KG冠军

2013锐武百万争霸赛总决赛蝇量级冠军

2013内蒙古散打锦标赛57KG全国冠军

2015世界级格斗大赛MMA蝇量级洲际冠军

2017综合格斗冠军赛MMA蝇量级洲际冠军

2018安徽铜陵世界极限格斗大赛精英赛冠军

2018贵阳昆仑决年终总决赛冠军

媒体这样评论他:

张美煊的拳头似乎有着千钧之力,在昆仑决赛场上他两次击败哈萨克斯坦“伞兵”阿西莫夫,坐稳了昆仑决MMA蝇量级洲际王者之位,也让这位贵州侗族小伙成为亚洲蝇量级拳手中的佼佼者。(腾讯体育评)

猎豹般矫健的体魄、卓绝的搏击天赋、出众的擂台创造力,当这些令人艳羡的条件汇聚于张美煊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头侗族“窜山豹”的强者之路,必将走向更高的巅峰。(网易体育评)

张美煊的比赛总是充满激情,飞膝、飞踢,张美煊总会用一些高难度的华丽动作带给观众惊喜。“我什么动作都敢做,但是做每个动作的时候其实还是比较谨慎的。(搜狐体育评)

观众这样评论他:

观众一:每次看他的比赛感觉在看大片,各种出其不意的动作一般擂台上是看不到的,除非是在动作电影场景里的打斗场面,不了解搏击规则的人以为这是一场表演秀。

观众二: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为啥非要到擂台上打得头破血流的,不过看他比赛确实很过瘾。这种选手确实难得,会继续关注他的比赛。

观众三:一开始并没有留意他在搏击擂台上的影响力,直到昆仑决两次击败哈萨克斯坦“伞兵”阿西莫夫后映象就非常深刻。我觉得他不一定很能打,但只要登上擂台就从不惧怕对手的这股劲让人畏惧,属于典型的智慧型选手。

队友这样评论:

队友一:最先认识他的时候,那会儿他练的是散打,身材瘦小,一头杀马特的发型,看似不怎么抗打。但他比较刻苦,一个动作总是反复练,往死了练。

队友二:他平时话不多,一副书生的样子根本看不出他是拳台上的王者,只要走上擂台上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队友二:每次比赛解说老师总会用各种不可多听的武林词汇来形容他孤僻的打法,台上瞬息万变的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其实我们在台下比他更紧张。

《GO运动吧》与张美煊部分访谈内容

《GO运动吧》: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散打?

张美煊:最开始是在上初中时,我们学校开办的一个武术班,练过一段时间,也算是从那时开始培养的爱好吧。2004年去湖南的一个文武学校学习散打,一边学文化课一边学散打。

当时只想练散打,打进全国前16名就可以拿一级运动员,然后考大学可以加分。2006年如愿的考到了西安体院。

《GO运动吧》:从练散打怎么想着转型去练MMA呢?

张美煊:练散打大概有3-4年时间,也打了好些比赛。成绩一直处在瓶颈期。那时候MMA这个项目刚起来吧,索性就尝试一下这种比赛。

类似MMA这样的比赛当时国内就《英雄榜》大家比较熟悉。我的几个师兄张铁泉、敖海林就他们这批老的选手活跃在擂台上,也算是中国第一批MMA运动员吧。

后来陆续的跟他们训练,直到2007年才开始接触MMA的比赛,慢慢的觉得自己挺适合打MMA的,就走上这条职业的道路。

《GO运动吧》:第一场商业比赛给你怎样的记忆?

张美煊:2007年是我打的第一场商业比赛,在广州打的泰拳ko赛,整场打15分钟,必须打到倒为止才能起来,而且是纯泰拳的规则。

肘、膝都可以用,那时候我一点泰拳都不懂,因为之前一直练的是散打,所以在规则上我已经处于不利的局面,而且到专业队刚一年左右就开始去打泰拳制比赛,有点以卵击石的感觉。

由于对规则和打法的不熟悉,那场比赛真的被打惨了。最后30秒对手连续攻击,一个高鞭腿打倒我又起来,打倒我又起来,打倒了好几回。这种比赛必须要打KO才算赢的,最后坚持下来打成了平局。刚下擂台,单架、救护车抬着我就上医院去了,什么都不知道,感觉头都要炸了。

广告时段·有你好看

俄罗斯小米海参

梵净山翠峰白茶

《GO运动吧》:怎样的源动力让你在擂台上这么玩命?

张美煊:抱着闯一闯的心态去吧,想让自己变得更强,然后自己就玩命的练。如果在擂台上打不出什么成绩的话就没什么退路了,总不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中途退出。说实话,当时除了搏击我什么也不会。也不想让自己就这么认输。

练搏击需要非常强的意志力去坚持,真的特别累,跟我一起训练可能有十几个小伙伴吧,不管从我老家还是从武校跟我一起去西安的,来来回回都几拨人已经受不了这个苦,好些都转业或直接回家了,我也动摇过好几次,但我还是坚持留下来,坚持日复一日的在那训练。

《GO运动吧》:与阿西莫夫的苦战在昆仑决擂台为你打开了怎样的局面?

张美煊:2015年刚上昆仑决的擂台,第一场就遇到我这级别的洲际金腰带持有者, 当时我是作为一个挑战者去争夺洲际金腰带。对方是一个伞兵,阿西莫夫。技术特别全面的选手, 那场比赛打得特别辛苦。

那时候压力特别大,有很多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去长沙看比赛,比赛打得两个眼睛肿得跟包子一样 ,幸运的是最后还是把他降服了 。这次比赛,我成功的拿到MMA洲际金腰带。

《GO运动吧》:怎么大家都觉得你在擂台上表现得很轻松,而且打法极具观赏性?

张美煊:我是觉得吧 ,平时在擂台下面练了那么多东西, 然后怎么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在擂台上发挥出来。

所以,在擂台上就以自己最放松的状态,平时训练的状态去打比赛,出自己喜欢出的动作。在放松状态下还带有一点紧张吧。

MMA是一个综合的项目,平时像我在贵州的话,有时候会去拳击队练拳击,去摔跤队去炼摔跤,然后有泰拳教练教泰拳,有专业的柔术教练去练柔术,综合性的去训练 。

《GO运动吧》:现在在昆仑决已经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规划?

张美煊:目前在昆仑决上打,可能以后吧,我相信一步一步的能走向更高的擂台。比如说UFC、ONE FC之类的这种MMA比赛比较突出的这些赛事,再去那样的擂台上去奋斗一下吧。

现在30岁了,我想在这3-5年之内吧。也许会更长的时间一直打下去吧,只要自己感觉自己身体状态还行, 就会站在擂台上 。

《GO运动吧》:这些年,你从搏击中收获了什么?

张美煊:我觉得自由搏击改变了我很多东西,擂台下学会如何善待我的家人、恩师、朋友。擂台上学会如何尊重对手。

现在回想起来,刚开始去西安的时候,真的感觉一脸的迷茫,看到到处高楼大厦,那么繁华,那么发达的城市,想着光练搏击这个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什么时候才能不让父母操心?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什么时候才买得起车? 一大堆疑问?

后来,慢慢的在各种比赛中拿到了成绩也获得了不低的奖金,同时也上了理想的大学 。精神层面和物质生活一下子改变了很多。

一个不起眼的农村人从大山里走出来,现在在城市也安家了,很知足,也很幸运。

《GO运动吧》:你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爸爸,练搏击这么辛苦的职业,你期望她们成为像你一样的搏击选手吗?

张美煊:这个要看他们自己的选择,如果喜欢当然更好,走上职业擂台去赢取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荣誉。就像当年我父母为了我的功夫梦那要支持她们。

如果不是很感兴趣,学点防身自卫的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怎样我都支持他她们,尊重他们的选择。

《GO运动吧》:用一句简单的话跟我们分享你对搏击的心得?

张美煊:其实搏击这项运动更多时候是需要多一点坚持,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出成绩的 ,要靠自己的每一滴汗,每一滴泪去换回来,甚至自己每一滴血去换回来的。只要你有足够的热爱就好。